一、业绩为核心,此为股价涨跌的直接诱因。当前的市场,不管是做投资还是投机,公司的业绩都是首要关注的一个因素(投机者先别急着反驳,可以往下看)。业绩,主要是看公司当前的业绩以及未来的业绩。当前的业绩,决定的是当前的股价位置与业绩股
当前的市场,不管是做投资还是投机,公司的业绩都是首要关注的一个因素(投机者先别急着反驳,可以往下看)。
业绩,主要是看公司当前的业绩以及未来的业绩。当前的业绩,决定的是当前的股价位置与业绩股价的匹配程度,未来的业绩,决定的是股价未来走到的位置。
不管是投资者还是投机者,在选股的时候,都偏向于可炒作的个股,而业绩就是炒作的核心逻辑。
对投资者来说:
(看当前业绩)当前的业绩与当前的股价相比较,如果股价低于当前业绩匹配的估值股价,说明股价被低估,可以买入,从而可以促进股价上涨;当前股价高于业绩匹配的估值股价,说明股价被高估,应该卖出,从而促使股价下跌。
(看未来业绩)预计未来业绩会爆发式增长(下降),会匹配更高(更低)的股价,当前股价低估(高估),当然买入(卖出),促进股价上涨(下跌);
对投机者来说:
投机者更倾向于只看未来业绩,选择可炒作的标的。
这里抛出一个问题让大家思考:公司未来业绩能爆发式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很显然,是行业的宏观环境变好,比如有政策利好、行业环境有大利好。
此类股票最容易受到追捧炒作,投机者也最喜欢。
所以,有政策利好或者行业迎来大风口的公司,未来业绩会迎来爆发,投机者自然最喜欢炒作,有炒作,自然也就有涨跌。
利好,则涨,利空则跌。
二、市场条件主导,这是决定性条件
第一条是股价涨跌的直接诱因,这第二条,则是涨跌的决定性条件。
为什么我会强调市场条件这么重要?如果你经历过股市风雨,你就会知道,有时候股价的涨跌,真并完全由业绩决定,他跌的时候,不管业绩有多牛,照样跌。当然,涨的的时候,业绩越好,越能涨。
这里说的市场条件,说两个点:一个是大盘的宏观条件环境(包括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世界经济环境、世界政治环境等);第二个则是小一个层面(行业、板块)的资金环境。
大盘的宏观条件环境,影响的是整体投资者投机者的信心,最为重要。
市场流通的货币充裕,经济复苏一片欣欣向荣,政治环境稳定,投资者投机者信心倍增,市场自然就好;市场流通货币收紧,经济环境低迷,政治环境动荡,投资者投机者都是悲观心态,市场自然走不好。
如:熊市中,大家对市场都没有信心,自然是能远离尽量远离,资金不断的从股市抽离,股市自然大跌,他可不管你上市公司的业绩情况,该跌的还是跌。而大牛市中,大家信心暴增,都是撸起袖子干,股市自然涨得疯狂。
当然,大部分情况下,市场不会处在这两个极端的位置,更多的时候是处在中间的位置,这时候关注第二个小层面的资金环境就尤为重要,尤其是中国的A股市场。
股票上涨,一定是诸多资金在推动往上走的,只有买入的比卖出的多的情况,股价才能不断上涨。
当找到业绩这一条核心逻辑之后,就要关注股市里面资金的走向。在A股里面,资金是有走向的,资金并非无脑的随机分散在每一个板块中,而是有序的集中在某几个板块里面活跃,这时候就要跟着这些资金的行动方向。(所谓的结构性行情就是资金的有序轮动)
资金远离的板块或者行业,你即便当中的某个公司业绩再好,也很难出现暴涨的行情,大资金没进去买单,股价单单靠散户是很难推动起来的。
恰好,如果某个公司未来的业绩预计很好,这个公司所处的行业或者板块刚好有资金在不断聚集,这时候,因为资金会在这个板块内寻找优质的公司,如果该公司在未来会有不错业绩的个股,自然会受到大部分资金的青睐,从而推动股价上涨。
三、人为再推动(投资者的差异性看法)
衔接第二个点,只要资金在公司所在的板块或者行业里面异动,那么市场的人气就会往这个板块、行业不断聚集,人气一多,自然推动公司股价的资金也就来了。
每一份资金代表不同的投资者或者投机者,他们对公司不同的看法造就了股价不一样的走势。
如果公司未来业绩会迎来一个爆发期,大家又都觉得当前的股价是很偏低的,于是大家都果断买入,股价自然水涨船高。
等股价涨到一定程度之后,开始有不少人有了不错的利润累积或开始觉得股价偏高了,公司未来的业绩也无法支撑如此高价的股价,于是这部分有分歧的投资者开始抛出了手中的股票,一旦这种投资者多于看多的投资者,股价就会反转,由涨转跌,从而引发其他获利者保住利润的心态,不断抛售,从而股价开始一路下跌。
当由高位跌下来的股票,上方高位有诸多的套牢筹码,即便是大家觉得股价被低估,可套牢筹码在未来产生的抛售压力过大,也不会买入股票,于是股价开始随波逐流,直至上方的套牢筹码被清洗干净。(投资者的差异性看法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业绩,还有套牢盘等其他一些因素所在)
涨是如此,跌也是如此,一样的原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tafan8.com/8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