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防老”是老一辈人经常会说的一句话了,因为在老一辈人的眼中,儿子是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虽然说在对于不少的家庭同时面对儿子跟女儿的时候,尽量的想要去平等的对待,可是一旦真正的无法权衡的一些事情时候,往往选择儿子就成为了不少做父母的选择。毕竟,养儿防老。毕竟,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种想法存在于太多的家庭中,存在于太多的思想较为传统的父母中。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节
“养儿防老”是老一辈人经常会说的一句话了,因为在老一辈人的眼中,儿子是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虽然说在对于不少的家庭同时面对儿子跟女儿的时候,尽量的想要去平等的对待,可是一旦真正的无法权衡的一些事情时候,往往选择儿子就成为了不少做父母的选择。
毕竟,养儿防老。
毕竟,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这种想法存在于太多的家庭中,存在于太多的思想较为传统的父母中。
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节奏的改变,现在“养儿防老”这句话却没有那么的容易了,也没有那么的有效了,尤其是如今时代背景下的70后,60后,他们步入退休的生活往往养老存在着太多太多的不同,而他们的子女本应该承担起自己养老的责任,可是往往却也会因为生活压力,生活节奏的改变而变得难以承担的起来,最终导致了老人的养老困难,子女的有心无力,听上去显得那么悲哀,难过,再加上一些老人在晚年之后一心想着自己的养老,一心想着自己的主意,忽略了子女,忽略了家庭,倚老卖老的态度更加的容易伤害一家人的感情。
为了养老,丈母娘向女儿张口借五千,女婿拦住:给你一万别来了!

65岁的史大妈:
65岁的史大妈为了自己的养老总是一副愁容,因为如今的她连一个住的地方都不踏实,与子女之间的感情相处也不是很愉快,自从老伴走了之后的史大妈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她也常常说:
“就不该生他们,辛辛苦苦把他们养这么大,现在老了没有一个孝顺我的,还要把我送到养老院去,一群没良心的人!”
那么事情到底是如何呢?
史大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一个十分顾家的老伴,一家四口这几十年来都努力地生活着,两个孩子后来也渐渐的有了自己的家庭,一切似乎都十分的幸福安稳,可是自打两个孩子成家了之后,史大妈就越来越觉得这个家“散了”。

女儿是家里的老大,结婚早,而且女儿结婚的时候要的彩礼却一点也不少,十六万八,并且这笔彩礼当时留了十万在家里,因为女儿心里也清楚,弟弟的年纪也不小了,以后结婚的花销也会更大,而父母却都是普通的打工人,没有很多的钱,这才将十万块钱留在了家里,用来帮助父母分担压力,而史大妈自然也是很满意的。
女儿结婚之后不到两年,儿子的婚事也就开始操办了,房子,车子,彩礼,前前后后加起来把家里都掏空了,史大妈为了儿子的婚事还向被人借钱,其中就有女儿跟女婿的,虽然说结婚时候留了十万,但是毕竟不够,还是跟女儿女婿借了五万块钱。
如果说这笔钱后续会还的话,女婿心里可能还会好受一点,可偏偏这笔钱拖到了现在也依旧没有要还的迹象,时间一长女婿也没有办法再去要了,而史大妈也没有提起过了,女儿跟女婿也只能默认这笔钱是自己家里主动帮助的,看似理所应当的,实则是没有办法再要了,因为史大妈不愿提及,因为史大妈的儿子也一直说没钱。
史大妈的老伴是在她55岁那年因病去世的,史大妈也一直都有心理准备,因为老伴身体本身就一直都不好,再加上年龄比史大妈大四五岁,离世也只能接受。

老伴去世之后的史大妈住进了儿子家里,因为史大妈没有稳定的工作,如今老了也没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每个月只有一千块钱的生活费,更别提家里的存款了,这些年以来家里的存款也不多,基本上儿子结婚的时候就花的七七八八了,而且自打儿子结婚之后史大妈就没有去工作过了,一直都留在儿子家里帮助儿子儿媳带娃,因为这些种种的原因,使得婆媳之间的关系一直都不是很好,不过史大妈并没有觉得不合适,而是理所当然的认为:
“我在我儿子家里养老,你们的婚房,车子,婚姻都是我们老两口给拿得钱,现在养老就得靠你们。”
史大妈的说法毋庸置疑,可是她却做了一个让儿媳,让女儿,女婿都很不理解的决定——卖房子!
因为常年住在儿子的家里,史大妈主动将自己跟老伴生活了几十年的老房子卖了,那套房子的价值不高,卖了三十万左右,因为卖房这件事情从头到尾只有儿子一个人是支持的,因为史大妈说过:
“我以后的养老都要靠你了,你们的生活压力也大,我想着老房子空着也是空着,浪费的,早点卖了,也能帮助你们缓解缓解生活压力。”
儿媳妇不理解,不同意的原因是她并不愿意往后每一天都跟史大妈在一起生活;
女儿不理解,不满意的原因是她认为家里的老房子卖了之后,也应该有一半是自己的;
女婿不满的地方一个是因为自己之前的钱都不还自己,现在卖了房子也没有自己妻子的份,心中愤愤不平。

但事情还是继续了下去,史大妈卖掉了房子,钱给了儿子,女儿闹过,争辩过,女婿也表达着不满,可是最后却只拿到了当初借走的五万块钱。
按照史大妈的想法,自己的养老是需要儿子的,也是需要儿媳的,起码以后在跟儿子儿媳妇的相处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尊重,可现实却给了她一记沉重的耳光,在儿子家里的生活并没有因为自己给予的这笔钱而变得更轻松些,该有的争吵还是会有,该有的失望还是会有。
史大妈65岁那年,摔断了腿,在医院也都是医院的护工照顾,儿媳妇帮助的寥寥无几,儿子的帮助更是屈指可数,至于女儿的话,史大妈住院一个多月,女儿只来过两次,女婿一次都没有。
后来出院之后的史大妈生活受到了影响,一个人的行动不便,需要有人在身边照顾,儿子没时间,儿媳妇不愿意,史大妈的生活陷入了无奈,最后儿媳妇直言:
“要不给您送到养老院吧,这样也有人能够照顾您,生活也能方便一点,我们现在的工作都忙,实在没时间照顾您。”
儿媳的话让史大妈一下子心酸不已,但还是忍着脾气说:
“帮助你们这么多年,现在把我送养老院?我有儿子儿媳,还有女儿女婿,说出去不怕人笑话?你要是不给我养老,我让我儿子给我养。”
史大妈的执着在这一刻显得那么的悲伤,因为儿子跟儿媳妇的想法一样,希望把史大妈送到养老院。

虽然最后没有将史大妈送到养老院,可是史大妈在家里的生活却没有那么的轻松,因为依旧没有人帮助照顾自己,住了一段时间的史大妈也深深的感觉到了生活的不方便,每天都是在家里呆着,她也想要自己出门去逛一逛,可是身体条件却不允许,考虑再三之后,史大妈跟儿子儿媳妇说:
“你们给我请个保姆去,不用你们照顾我。”
儿媳妇却反对了:
“现在老年人的保姆多贵,一个月起码三四千了,尤其是像您这样腿脚不利索的老人,保姆的月薪更贵。”
史大妈执着:
“那也要请,省得麻烦你们,就这么定了,不管多少钱,你们自己包。”
但是儿媳妇也很坚定:
“不行,没钱,最多一千,既然是您的养老,那就一块承担,既然是请保姆,您一千,我们一千,您女儿一千,这样才公平,不然就算,不能光让我们家承担,我们家都承担了您养老的地方了,您女儿也要承担您的养老才行!”
史大妈无奈,只好同意了,可是她也深知这些年对女儿女婿的愧疚,但还是硬着头皮给女儿打去了电话,哭诉着自己的生活现状,希望女儿能够理解,最后张口想要借五千块钱,也是想要先过着再说,走一步看一步,而这笔钱史大妈也承诺会还的,只是多久还,如何还,一切似乎都说不清楚。

身为孩子,女儿不忍心拒绝,可是女婿却在一旁直言,跟史大妈说:
“给你一万别来了!以后打电话别再提养老的事情,也别再跟我们提钱的事情了,您这些年对我们家是什么态度,对您女儿又是什么态度您心里最清楚了,要怪就怪您儿子没骨气,撑不起您的养老,要怪就怪您儿媳妇没孝心,您的生活怎么样,跟我们家一点关系没有,别找我们了,分钱的时候没想过我们,凭什么养老的时候就要我们帮助?不可能的,找您儿子去吧!”
女婿的话虽然很愤怒,可是史大妈却没有生气,只是多了一丝心酸,听到女婿的这些话,她也深知这些话句句属实,这些话也都是现状,她无法反驳,也无力反抗。
后来的保姆请了,日子继续着,只是对于史大妈来说,现在的生活缺少了真情,缺少了爱,多了太多的煎熬。

写在最后: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剧本,可是剧本的走向却跟自己息息相关,与自己的每一个决定,每一个生活方式都有关系,一味的偏心,一味的只顾自己的想法去对待家庭的话,最后得到的只会是短暂的满足,伤害的却是长期的感情,就像史大妈一样,对儿子的偏爱是因为觉得自己养老都是儿子负责的,理直气壮的忽略了女儿的感受,可当儿子无法承担起来的时候,却回头想要得到女儿的帮助,又怎么会想到对女儿的伤害依旧存在。
没有不孝的子女,也没有突然的分崩离析,很多的事情,很多的关系都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所积累下来的,不要等到事情无法弥补的时候才后悔莫及!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tafan8.com/5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