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策应全市创建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纵深推进全市普惠金融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坚决落实《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三年行动计划》(吉府字〔2021〕12号)和《井冈山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三年行动方案》有关精神,井冈山市财政局强化组织党建引领、勇于创新助力红培、法治保障数字赋能、提质增效普惠金融,努力闯出一条服务中小微企
为积极策应全市创建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纵深推进全市普惠金融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坚决落实《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三年行动计划》(吉府字〔2021〕12号)和《井冈山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三年行动方案》有关精神,井冈山市财政局强化组织党建引领、勇于创新助力红培、法治保障数字赋能、提质增效普惠金融,努力闯出一条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普惠金融改革井冈财政“红”路径。
强化组织党建引领。井冈山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普惠金融服务中心,负责协调推进普惠金融改革试点工作,由市财政局主要领导局党委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以党建引领高度注重顶层设计,构建“政府主导、 多方参与、相互配合、协调有效”的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工作联动机制,制定并印发了(《井冈山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联动机制》的通知)、《井冈山市 2022 年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要点》《2022年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重点任务分解表》,各联动单位认领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定期会议、调度督办和报告会商制度,加强责任部门合作,全力推进普惠金融改革。印发了(《驻村(社区)金融助理推进“党建+红色普惠金融服务”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组织涉农金融机构派驻农村金融助理,全面推动“党建+红色普惠金融服务”走深走实,局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中国工农苏维埃政府革命初期发行的“工”字银元的金融财政渊源和内涵,组织党员吉先锋走街入巷赴企业宣讲普惠金融政策,开展严厉打击养老诈骗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活动、防范非法集资开展“扫楼清街”专项整治活动,真正传承了井冈山普惠金融改革的红色基因。
创新信贷助红旅游。井冈山市财政局在党建引领各项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工作时注重挖掘红色旅游金融动能,协调推进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联动机制成员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井冈山市支行引导井冈山农商银行创新推出“红色培训贷款”(简称“红培贷”),由其牵头组织井冈山农商银行、井冈山管理局红培办三方会谈,共享全市红培机构信息。通过机构信息比对、信用报告核查、经营情况调查,筛选确定首批13家红培机构为“红培贷”发放对象,并以此建立红培机构信贷名录。同时,督促井冈山农商银行制定出台了《红色培训贷款管理办法》,明确了贷款对象、用途、期限、额度、利率。
2020年以来,支行累计向井冈山农商银行发放支小再贷款1.2亿元,年利率低至2.5%。同时高度关注“红培贷”的信贷风险管控启动联动机制,由中国人民银行井冈山市支行指导井冈山农商银行在茨坪核心景区设立信贷服务专柜,现场对接,及时开展贷款调查,提高贷款发放效率。协调井冈山管理局红培办、门票处、红色培训协会等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了解红培机构的商业信誉、社会负债、经营情况,对出现异常的,根据借贷合同及时停贷,并退出“红培贷”信贷名录,确保贷款“放得快、用得好、收得回”。“红培贷”的创新推出有效缓解了红培机构融资困难。2020年以来,已有25家红培机构获得了“红培贷”,授信总额5000万元,贷款余额3000万元,同时因实行优惠利率使红培机构相比其他行业整体融资成本低20%以上。
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红色产业蓬勃发展。截止到2021年10月,已经建成荷花乡大仓村、拿山镇沃田红军村等一批乡村红培基地,神山糍粑、红米酒等周边红色产品层出不穷,带动和吸纳了近8000名农村居民从事旅游业。2020年以来,共举办红色培训班13020期,培训学员75.85万人,实现培训收入7.3亿元;在票价下调的情况下实现门票收入2.71亿元。针对破解民宿经济主体“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开发普惠的金融产品,井冈山农商银行创新推出“百福·民宿贷”,截至2022年5月末,累计办理“百福·民宿贷”贷款60余笔,授信金额约6800万元,用信金额约5300万元。同时实行优惠利率民宿经营主体相比行业整体融资成本低20%以上。已助力罗浮镇溪林新居民宿、茨坪镇半亩方塘民宿、茅坪镇陇上行村家村民宿等一批民宿项目建成落地,乡村旅游、红培、研学等相关产业项目随之而来,带动和吸纳了五百余名农村居民从事红色旅游业。
法治保障数字赋能。一方面协调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联动机制成员单位井冈山市人民法院加快推进金融纠纷专业调解组织建设,积极筹备红井冈金融调解工作室,对金融案件进行诉前调解委派,推进金融纠纷诉源治理与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井冈山市人民法院着力提升金融审判质效,设立了专门金融审判法庭,将各审判点分散工作、平行运转、线状管理的模式打破重组,按照繁简分流的思路,推进金融审判集约化、模块化、要素化工作机制改革,实行要素式审判、示范性判决、推动金融纠纷批量快速化解。
另一方面运用智慧财园信贷通综合服务平台中的风控大数据中第三方信用数据及信用等级评分模块,有效防范发放财园信贷通贷款的金融风险,今年至9月份以来为17家中小微企业发放“财园信贷通”授信总额6720万元,贷款总额6520万元,同期相比增加了授信总额2175万元、增加贷款总额2200万元,利用大数据可对井冈山所辖范围内的41家发放“财园信贷通”企业失信被执行人记录数、法律诉讼记录数、行政处罚记录数进行查询,同时“财园信贷通”已开展接入企业收支流水、纳税等大数据试点工作,数字+金融模式赋能丰富了企业信用评价维度,进一步提高了财园信贷通贷款质量,加强了贷后监管,扩大了惠企覆盖面,精准为井冈山市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支持。积极引导企业等市场主体入驻“吉惠通”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科技金融等技术,通过共享省市平台政务数据,建立线上银企对接渠道,打破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的局面,缓解小微企业融资慢、融资难等问题。
提质增效普惠金融。强化政府性融资担保服务。持续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完善再担保体系,降低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费率,将融资担保费率由按年1%调整为按年0.5%的标准收取。
专精特新企业井冈山市大圣塑料光纤有限公司成为享受政策红利的一员,该企业于2022年2月向中心申请400万元融资担保,为保障小微企业及时获得贷款,担保中心创新工作方式,通过“大数据”尽调、线上评审、精简流程等办法为企业快速办理融资担保业务,并落实降低担保费率政策,为企业节省融资成本2万元,同时协调银行及时放款,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截至2022年8月, 中心累计为井冈山市大圣塑料光纤有限公司等15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贷款4487万元,降低融资成本22.435万元,有效减轻了中小企业融资负担,充分发挥了政府性担保机构服务小微企业发展的作用。截至8月末,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3.33亿元,较年初增长10.62%,低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2.48%,贷款户数4088户,较年初增加830户。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红色普惠金融活水来!下一步,井冈山市财政局将继续走好普惠金融改革的井冈财政“红”路径,着力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加强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在鼓励金融机构引进、金融机构下沉、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普惠贷款贴息、金融风险防范等方面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强化评估督查。按照普惠金融指标体系有关指标定期开展普惠金融专项调查和统计,开展普惠金融发展政策效果监测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加强督查,强化考核,确保实现各项预期目标。(井冈山市财政局 余萍)
编辑:许佳慧
编审:陈远路
监制:游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tafan8.com/5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