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徽商在赣北的经营

三、资源主导型的周边经营区(一)对于徽州以南的经营徽商的发展起初是多贾于江浙,长江中下游及其水道沿岸,以至于无徽不成镇。而随着资本的集聚,外出经商的人越来越多,南方陆路水路通道也渐渐被打开,首先被纳入徽商经营区域的无疑是徽州东南的浙西和西南的赣北地区的商贸上,这里

三、资源主导型的周边经营区

(一)对于徽州以南的经营

徽商的发展起初是多贾于江浙,长江中下游及其水道沿岸,以至于无徽不成镇。而随着资本的集聚,外出经商的人越来越多,南方陆路水路通道也渐渐被打开,首先被纳入徽商经营区域的无疑是徽州东南的浙西和西南的赣北地区的商贸上,这里的经营,毫无疑问资源的占有性是徽商得以发财的资本所在。

徽商,徽商在赣北的经营

浙西是徽州东南方向的陆路通道,其主要包括衢州府的开化、常山、西安、龙游严州府遂安淳安建德、分水地区。而对于衢州府和严州府衢州是川陆所会之地,四通五达,江浙闽广为之所辐辏地区。是交通往来的孔道,无事听商贾通行,有事的时候可以据要害以防守。严州则作为新安江水道的重要通行地历来就是徽商重视的重要地域,所以浙西地区,因缘于距离的先决条件,另外作为资源重地向来是徽商重要的发展地。

在衢州,由于缺盐多木,徽商的经营主要是盐业和木材业。在盐商中其中最有名的盐商为明万历天启间的郑鹤旸,他于常山经营盐业,后贾儒结合且与朝中首辅叶向高相有着良好的私人关系。另外休宁的吴暲在常山经营盐业,幼从父在杭,及长“以盐荚来常(山)” 而歙县汪文俊则选择了在龙游经营盐业“ 崇祯十四年在龙游龙回陈村营盐,其子时明、时须扩大到湖镇营盐。”除了盐业,采木业也是徽商于此的重要产业。东鲁古狂生《醉醒石》写到徽商程君,“此女姓程,家居衢州府开化县郭外,原籍婺源。其父程翁,是个木商,常在衢、处等府采判木植,商贩浙西南直地方,因此住在开化。妻吴氏,也是新安巨族。生一子唤名程式。 而婺源的江恭埙,“尝购木开化”,有一次“购其木六百金。”而徽商最广泛的的产业典当也于衢州广泛扎根,在龙游典业中有程廷柱,在开化典当业经营中有汪杰,而且不数年间,典益充实。衢州本是龙游商帮的发源地,而徽商却已经在此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经营网络,足见徽商势力之盛。

另外,严州也是徽商经营重地,由于新安江之便,还有山木的众多,所以徽商也是早早的就控制了这里的经济。万历《续修严州府志》卷3《经略志·城郭》中有言:出南门外沿城而下,则为下黄埔,沿城而上则为上黄埔,有前后二街,惟是徽人杂处,舟车往来,生意凑集,亦称闹市。足以见得徽商于严州府的市场占有之大。另外“遂安经商之人也以徽州籍居多。”寿昌也是“徽人之肩贩者米盐食物皆取给于寿城,提囊载囊日百十人”。而分水“自洪杨后,土著衰耗,客民糜集,……商者全属宁、绍、安徽”。除了史籍记载的徽商经营的盛景外,徽州于各地建立的新安会馆则是徽商营运于此的重要物质见证。

徽商,徽商在赣北的经营

浙西的经营,更多的集中于盐业和木材业中,对于资源的占有是经营于此的重要条件。赣北地区的饶州府南康府和南昌府也是徽商经营的重地,相邻的饶州地区最是徽商集中地,尤以瓷器、粮食、茶叶为业。而自唐朝就有诗文曰:“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日浮梁买茶去”来描述商人离别之景。

徽商于赣北的经营主要围绕鄱阳湖展开,范围上溯赣江嘉庆《黟县志》卷7《人物》中就有“苏源,字于泉,经营都昌……尝往来浮梁、乐平,于南村岭上建凉亭,施茶于三星贾,行人便之”。而婺源有张大雾“幼佣工为生,长贩竹木售于西江”。又有祁门邱启立偕“诸侄联袂贩茶湖口”。他们主要集中于鄱阳湖周边。而实际上徽商对于赣北的经营主要是集中于饶州的,尤其是景德镇,如婺源“(洪)公讳宗烈,号月塘,幼业儒而贫,敦尚风节,事亲色养无间,人称曰‘孝’。后往浮邑景德镇治陶业,利获赢余,家计稍殷阜”。还有婺源詹腾“因家贫就贾,偕兄经营瓷业,所余悉以奉亲”。另外婺源商人为了经商的方便甚至于自己出资修路,张添茂,“字德远,住(婺源)旎坑,乐善好施。向经商景德镇,悯西向往景镇通衡坞僻路晓,输资倡葺观音阁庵及浇亭岭,沿途路千余丈,费二百余金。又助霍口桥,各造义桨百金。景镇荒歉,乃命世子输三百金,买米赈给”。

茶叶贩入,瓷器外运,徽商充分利用了自身资源和赣北资源之间的互动,拓展了贸易。

(二)对于长江以北的经营

徽商除了对于相邻的南部地区渗透经营外,长江以北的安徽地区也是徽商经营的重要市场。尤其是以今天巢湖为中心的周边地带。巢湖是安徽境内的一大湖泊,并且通过裕溪河与长江相联系,于是徽商也很早就进入这片地域经营商业。明正德、嘉靖年间有歙县人许淳庵,“痛家业之中衰也,北渡大江,耕商和州”。天顺、嘉靖年间则有歙县人许芳,“知伯子滋善治生,乃命商游荆襄,营业庐州,居积几致万金,田产日赢。”嘉靖、万历年间又有休宁居安里人黄廷吉,“甫冠,从父贾巢,再迁合肥。所条画便宜,往往奇中,其于贵贱弃取,若执左契,诸老人皆自以为不及。”可见明朝时期巢湖地区也已经被纳入了徽商经营的范围之内,而在清朝康熙年间有王启仁,“幼读书,长代父业商,康熙三十七年,邑大浸,乃自和州市米平粜,全活无算。四十一年,复如之。而同光时期,又有黟县人汪国玺,由“休邑陈姓聘往巢湖主持典事”。

徽商,徽商在赣北的经营

巢湖地区的经营在徽商的经营范围内虽不算大的产业,但是确也是徽商看重的重要商地之一。此外江北的六安也是徽商的重要商地,虽然现今对于六安地区徽商经营的案例不是很多但是从六安地方志中也可大略可观,如同治《六安州志·舆地志风俗 》就言:“商所货粟米竹木茶耳药草诸物,盐荚则来自淮阳,徽人掌之,土居无兴贩者。”

合巢和六安地区的经营产业相对其他地区来说并不大,而将其归于资源主导的原因在于上述材料中提及的耕商和田产和和州市米平粜,笔者认为合巢地区的米粮是其涉入此地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雍正.常山县志·卷8人物[M].清雍正二年刻本.

[2]民国.龙游县志·卷三氏族志[M].民国十四年铅印本.

[3]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4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32.

[4]光绪.婺源县志·卷33人物·义行[M].清光绪九年刻本.

[5]民国.遂安县志·卷1商业 [M].民国十九年铅印本.

[6]民国.寿昌县志·卷1叹拾遗志[M].民国十九年铅印本.

[7]民国.续修分水县志·卷14杂志·佚事[M].民国三十一年铅印本.

[8]光绪.婺源县志·卷34人物[M].清光绪九年刻本.

[9]同治.祁门县志·卷29人物[M].清同治十二年刻本.

[10]婺源.燉煌洪氏通宗谱·卷58塔雁月塘公传[M].嘉庆刊木.

[11]婺源县采辑·孝友 [M].民国抄本.

[12]光绪.婺源县志·卷35人物·质行[M].清光绪九年刻本.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datafan8@homevips.uu.me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tafan8.com/4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