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网|作者:佚名|责任编辑:赵伟养牛产业让贫困群众拔掉“穷根”发家致富,易地搬迁使全村村民搬离“穷窝”住到县城……如今的石朋头村人,腰包越来越鼓,精神越来越足!这一切的变化,得益于市信访局的精准扶贫。去年以来,市信访局驻中阳县下枣林乡石朋头村扶贫工作组严格按照中央、省、市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帮助贫困村制定脱贫规划、发展特色产业、实施移民搬迁,走出了一条切合实际、群众欢迎的脱贫攻坚新路子。细
来源:中国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赵伟
养牛产业让贫困群众拔掉“穷根”发家致富,易地搬迁使全村村民搬离“穷窝”住到县城……如今的石朋头村人,腰包越来越鼓,精神越来越足!
这一切的变化,得益于市信访局的精准扶贫。去年以来,市信访局驻中阳县下枣林乡石朋头村扶贫工作组严格按照中央、省、市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帮助贫困村制定脱贫规划、发展特色产业、实施移民搬迁,走出了一条切合实际、群众欢迎的脱贫攻坚新路子。
细致调研“找穷因”
石朋头村是中阳县下枣林乡的一个偏远小村子,也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穷的有多厉害?全村总共才有97户287口人,在精准脱贫‘回头看’中,重新确定的贫困户为83户,贫困人口215人。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2200元,不足1000元的特困户还有28户51人。”村委主任李振龙对村里的“穷家底”心中有数。2015年5月底,市信访局扶贫工作组进驻石朋头村。为了了解村情实际、摸清贫困原因,一入驻,市信访局副局长成永生便带领队员连续数十天“扎”在村里,田间地头查实情,农户炕头听真话,寻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由于大部分村民搬离石朋头,工作组甚至跑到中阳县城寻找村民了解情况。
“根据摸底情况,我们首先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三个问题:一个是新建了卫生室,配了一名‘赤脚医生’,第二是为磨面坊买了新机器,第三是翻修了村委活动室。”成永生告诉记者,三件实事让村民对工作组的信任感大大增强,说实情、提建议的多了,背后议论、徘徊观望的少了,调查摸底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工作组结合石朋头村实际情况,科学编制了“整村推进、产业扶贫、项目到户、责任到人”的发展规划,准确定位了“城里有住房、农村有产业,一家一部小轿车、一户一个大学生”的发展目标,详细制定了以专业合作社为形式、以养牛产业为重点的脱贫计划。
扶持产业“拔穷根”
“市信访局组织的养牛实地培训,确实很有效果。以前呀,根本不知道养牛还有这么多门道。”老支书杜猪应从2012年开始养牛,现在发展到了12头,但效益不理想——“不懂饲养技术,营养欠缺,卖不出好价钱。”
“脱贫的办法有很多,但产业脱贫是根本。发展产业是石朋头村的头等大事,是扶贫工作的第一要务。”成永生介绍,在前期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工作组和乡村干部认真研究后认为,石朋头村养牛有着良好的条件:一是气候环境适宜食草动物养殖,二是有养牛的先例,三是该村的2000多亩牧草、1000多亩耕地可为养牛提供饲料保障,四是空余的大量旧窑洞可以作为养牛圈舍。“所以我们一致决定把养牛产业作为该村的主导产业,并喊响了一句口号——‘户养5头牛、脱贫不发愁’。”
发展产业不仅需要良好的自然环境,更需要有效的组织形式。在工作组的支持下,今年1月成立了由全体村民参与、村委主任为法人代表的中阳县振龙种养合作社,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力争使石朋头村养牛从200头起步,三年发展到500头。
在合作社的指导下,村民自愿组合,3到5户组成一个养殖组,目前已组成了22个养殖小组。去年12月,工作组和村委带领22个组长赴全省有名的和顺养牛基地进行了两天实地培训。今年1月,又对临县木瓜坪养牛饲料加工设备进行了考察。目前合作社已筹资100多万元,正在修建饲料加工厂。
“从‘输血’变‘造血’ ,引 导贫困群众发展产业从而实现自力更生,这样的扶贫才能扶到‘点子’上。”成永生认为,精准扶贫一定要发挥贫困群众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增加收入,改变命运。
易地搬迁“挪穷窝”
石朋头村是个典型的“空心村”。全村287口人,在村里长期居住的只有51人,而且大部分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生活条件差,80%的村民为了生计、为了孩子上学租房居住在县城。
“工作在城里,孩子上学在城里,租房花费高又不方便,我做梦都想在城里有一套宽敞明亮的房子!”说起移民搬迁的事,村民冯三贵满是期望。
安居才能乐业。移民搬迁一直是石朋头村最大的难题,也是村民最大的心愿。乡村两级干部几经努力,但因政策扶持资金太少,一直无法实施。
去年工作组进驻了解情况后,把整村移民搬迁紧紧抓在手上,先后10多次到市县扶贫部门了解政策,争取政策扶持。同时也主动听取村民意见,争取村民支持。“有的人想住在一起有个照应,有的人也有分散移民的想法,我们用了近3个月的时间才统一了思想。”成永生说,工作组和村里共同商议后决定,凡是报名户每户预交购房定金2万元。村委用两周时间就收到了购房款近200万元,为整村搬迁提供了资金保证。
而“去库存”政策也为整村移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开发商想尽快把房子卖出去。工作组和乡村干部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与开发商进行了多次洽谈。1月22日,村委与开发商签订了购房合同,最终以1400元/平米的价格在中阳县城为每户购买了一套92平米的现房,预计7月份即可交房。
养牛起步了,新房盖好了,但在成永生看来,工作组的任务还远未结束。“夏天的石朋头村气温适宜,自然风光独特,发展自驾游、农家乐很有前景。我们准备进行规划设计,把老村子改造成新景点,让贫困户多一条致富路,切实做到脱贫‘不漏一户、不少一人’。”成永生说。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tafan8.com/4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