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参与者,政府为什么要成为人质?

现在已经到了市场参与者必须断奶的时刻了———论政府出资金来保“保交楼”。其实拿人民和舆论来要挟政府的事情不是一次发生了,有谁还记得N年前德隆重组?中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保护的是全国人民的利益。但是有些企业企图通过这个来要挟政府,让政府为自己的错误进行买单,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现在的烂尾楼问题,显然不是一天两天才存在的,如今篓子出来了,停贷风波搞出来了,不

市场参与者,政府为什么要成为人质?

现在已经到了市场参与者必须断奶的时刻了———论政府出资金来保“保交楼”。

其实拿人民和舆论来要挟政府的事情不是一次发生了,有谁还记得N年前德隆重组?中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保护的是全国人民的利益。但是有些企业企图通过这个来要挟政府,让政府为自己的错误进行买单,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

现在的烂尾楼问题,显然不是一天两天才存在的,如今篓子出来了,停贷风波搞出来了,不管是企业,还是被烂尾楼的人民,都眼巴巴的望着政府,企图政府能为自己的损失买单。但是,其中所涉及的企业或者个人该如何收场,某些企业是否企图蒙混过关,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坚决不能让那些得了利益还让政府买单的人跑了。比如某企业只盖了个大门就向人民收取预付款,这明显就是诈骗,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

最近政府发布了公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出台专门措施,以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的方式,支持有需要的城市推进已售逾期难交付的住宅项目建设交付,目前专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多地政府因城施策,推动“保交楼、稳民生”,部分停工项目开始复工。

显然政府并不是直接给与的方式而是借款的形式,这就很好。

其实,这事件以及所有其他类似事件的发生,最主要是目前市场各参与者都没有彻底断奶,不管思想、行动模式上都和习惯吃奶的小孩一样。不断奶的小孩永远长不大,由永远长不大的小孩构成这个市场的参与者,这市场又怎么可能成熟,怎么可能不问题不断呢?

有人可能认为,政府已经成为人质能不自救吗?现在只是在为过去的错误埋单。但政府为什么要为形成这些所谓错误的层层黑幕埋单?政府为什么要成为人质?政府 为什么要像那些一听孩子闹就慌得无能父母一样?政府现在应该做的就是用法律手段严惩投机分子,严惩为投机分子撑腰的幕后黑手。请问,对于某企业来说,按 诈骗罪就应该马上抓起来,至于什么非法集资、诈骗、贿赂等等,抓了以后再慢慢查,这难道还有什么问题吗?很明显,这些都是严重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的人,为什么还能逍遥法外?政府还 要继续为此供奶吗?

市场不承诺任何事情,市场不欢迎小孩,市场无须母性。现在已经到了市场各参与者必须要彻底断奶的时候,政府应该以这事情为契机,不要再慈母多败儿了。

在海龟和哈巴狗横行的年代,西方现代经济学是被当成神学的。神学就不会被讨论,更不能被解构了。神话是没有的,像数学都不能成为神学,借了些数学中的公理化思维就企图招摇撞骗的西方现代经济学能被当成神学,这也构成了中国世纪之交的一个新神话。

乐于布道者其实只有两种,一种是真正迷醉的,这是心理层面的;一种是真正清醒的,这是利益层面的。对于利益,人从来不傻,而利益就是政治。而经济学也一样,经济学是利益层面的政治学,操作层面的心理学。

在利益层面,经济学从来就是政治学。一个具体的经济现象,在学理上的解决方式肯定不止一种,但选择什么,就是一个政治性的问题了。而选择才是最根本的,没到拍板那一下,只不过瞎闹而已。例如目前的所谓通胀问题,在学理上解决的方式很多,选择哪一个,最终决定的还是政治立场,所谓政治立场,归根结底就是不同利益之间的博弈问题,方法后面的政治、利益动机是绝对不同的。

而对于具体的操作来说,经济政策的效应更多的是在心理层面产生传导的,这里涉及的是心理学的问题。经济现象从根本上也是心理图象的物化过程,这一点从市场交易的走势图就可以清楚看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datafan8@homevips.uu.me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tafan8.com/4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