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丰,陈相富盛庆广的故事

【作者简介】陈相富,1967年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县三龙镇,1988年毕业于江苏省淮阴财经学校财政专业,2001年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中共党员,会计师。2018年起,就职于区税务局。自名“半知老翁”,热心笔耕。2020年10月,开设

中国大丰,陈相富盛庆广的故事

【作者简介】

陈相富,1967年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县三龙镇,1988年毕业于江苏省淮阴财经学校财政专业,2001年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中共党员,会计师。2018年起,就职于区税务局。自名“半知老翁”,热心笔耕。2020年10月,开设“大丰老陈故事”微信公众号,先后推送20余篇文章。

中国大丰,陈相富盛庆广的故事

草堰镇三元村1组居住着一位革命老人,名叫盛庆广。2022年春节,我特地去拜访了他。

村里人都叫盛庆广为“老革命”,长期以来,他居住在小儿子盛龙雨家。见面后,盛龙雨给我展示了父亲转业时带回家的一些证书和奖章。

面对这些老“物件”,盛庆广反应却很平淡,似乎很不愿意谈及往事。在我的一再请求下,“老革命”才开口。盛龙雨则贴在父亲耳边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

曾经放过牛、替人送过信、打过游击战、除过恶霸汉奸,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修过枪支和飞机……转业地方后在基层供销社当营业员。在老人的讲述下,一位平民英雄的故事呈现出来。

勤快机灵的放牛娃

盛庆广,1928年10月份出生于原台北县(大丰)草堰区三渣乡三元村的一个贫苦家庭,兄弟4人,排行老三,村里人称他为“小三子”。

从6岁开始,盛庆广便经常跟在两个哥哥后面替地主和富农家放牛,10岁时就能单独放养两三头水牛了。水牛吃草时,他就顺带挑挖些野菜回家,常常受到家人和友邻的赞许,称他是个勤快的好娃娃。

因草堰地处兴化、东台、大丰三地交界处,是水陆交通要冲,八路军与新四军在白驹狮子口胜利会师后,粟裕师长便将指挥所和后方医院迁至草堰区钱家巷的钱氏卷瓦楼。

1938年,日军公然从南通江边登陆入侵东台,一路北侵草堰,所到之处,无恶不作。盛庆广和两个哥哥便加入了儿童团,边放牛边为村里游击队员站岗放哨,通风报信。

一天傍晚,盛庆广赶着水牛沿着丁溪河回家时,突然发现河南岸有个男子扔下自行车,连衣带鞋地跳下河拼命地朝河北岸游。见此情形,他紧张地扬起牛鞭,吆喝着赶牛回家。

大约一刻钟的时间,那男子就上了岸,拼命地朝盛庆广方向追赶,上气不接下气地叫着:“小三子,小三子,等等我,不要怕!我是你庆林哥。”

一听是堂哥庆林在叫喊,盛庆广便停了下来,看到浑身湿透、直往下滴水的庆林哥,紧张地问到底出了什么事。庆林哥将夜里即将要发生的事,告诉了盛庆广。因时间紧迫,庆林哥得回趟家取些衣服后还要赶回东台,就拜托他帮忙向新四军报信。

盛庆林得知警察局所有人员夜里12点集合、前往陈家墩捉拿养伤的新四军大官后偷偷来报信。

盛庆广听后立即把水牛交给庆林哥,独自一人朝陈家墩方向跑去。

到了陈家墩后,逢人就打听,有没有新四军在这里养伤。一个推着三轮车的老农非常警惕地问道,你小孩子打听这事干什么啊?盛庆广连忙说:“今天夜里东台警察和伪军要来这里捉新四军!”

老农一听,立即带着盛庆广来到新四军养伤的农民家,通报了情况。

那位养伤的新四军干部和其他几名战士非常警惕,迅速转移。结果,东台警察和伪军来陈家墩捉人时,扑了个空。

敌占区里的游击队员

抗战胜利后,为加强解放区建设,苏中区党委决定,把台北地区从东台县划出单设台北县,领导全县人民进行战后恢复生产、惩奸打恶运动、清算斗争、土地改革和大参军运动等工作。

1946年7月,苏中战役打响后,盛庆广和村里其他年轻人主动响应号召,担当民工和担架员,紧急运送弹药等物资支前,把受伤的战士抬回后方医院就医。

1947年6月,盛庆广主动加入了草堰区游击连,成为一名战士,从此开启了10年戎马生涯。

1947年7月初,国民党反动派纠集重兵从东台、丁溪等据点出发向解放区进行大扫荡,寻机歼灭华中主力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以下简称“华野11纵队”)。

据盛庆广老人回忆,他和游击连的战友们根据上级反扫荡政策,积极组织当地群众实行“坚壁清野”,数次拆毁敌人架设的电话线,突袭敌人。7月上旬,驱逐了三总龙王庙守敌20多人;在串场河上设伏,打下敌船1只,俘虏国民党军10多人,击退白驹援敌;9月上旬配合工作队开展土地复查工作和除恶清查斗争,公开审判了地方恶霸宗国保;11月初,配合当时台北警卫团拔除丁溪敌据点;盐南战斗后,还连续打了3个胜仗,拦下木船20多只、牛50多头。

烽火硝烟中的通讯战士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1948年2月,盛庆广带着母亲“不打败国民党绝不回家”的嘱咐和其他几个游击连战士身戴大红花,加入苏北兵团华野11纵队,成为32旅某团一名通讯战士。

在新兵训练营中,盛庆广非常刻苦,悟性高、进步快,不但射击、刺杀、投弹、土工作业表现突出,而且步枪、手枪、机枪等器械拆分组装的速度惊人,连队里军用器械无法维修时,找到盛庆广就一定能搞定!

盛庆广穿上新军装不到1个月,益林攻坚战打响了。根据苏北兵团统一指挥,盛庆广所属部队在沿江地区展开攻势,牵制驻防如皋、南通地区的援敌。5月下旬,在大团、便仓、伍佑一线狠狠地围歼了南线援敌。

7月初,盛庆广所属部队奉命发起涟淮战役,经过浴血奋斗,攻克了涟水县城,全面歼灭驻城敌军。9月初,奉命接替华野2纵队的沭河南岸防务,阻击了进犯沭阳城之敌。

淮海战役打响后,盛庆广和战友们个个摩拳擦掌,人不歇脚、马不停蹄,勇猛前进,都想在“切断陇海路,歼灭黄百韬兵团”的战斗中打头阵立新功,突袭了徐州的运河车站守敌,保证了主力部队围歼黄百韬兵团,随后又在徐州以南的大小黑山地区进行追击和堵击敌人。

为了追打杜聿明集团逃兵,盛庆广所属部队曾连续三天三夜地急行,猛追数百里。敌人边撤边顽固抵抗,居然还施放了毒气。战士们戴着防毒面具在炮火的掩护下,跃出战壕,越战越猛,先后攻下李楼和鲁楼,在陈官庄与其他部队会师,活捉了杜聿明,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1949年1月下旬,盛庆广所属部队南下到淮阴宝应地区休整期间,他被授予了四等功。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的统一决定进行了整编,改编为第十兵团第三野战军。盛庆广所属华野11纵队被编入第29军,他成为第29军86师257团2营6连的一名通讯战士。

3月下旬,经过数十天的长途行军,盛庆广跟随部队南下到靖江县东南沿江地段休整,进行渡江前的各种训练。因从小生活在水乡,撑船、划桨、摇橹、游泳样样拿手,于是,盛庆广与当地船民们一起教战士们如何撑船、划桨、摇橹、使帆和上下船等渡江技术,还被战友们称为连队里的“船老大”。

长江北边热火朝天,渡江战役即将打响。

江阴要塞的国民党防军被我军成功策反,盛庆广和战友们顺利扬帆竞渡,直射江南,突破一道道敌人江堤防线,强行登陆,巩固了滩头阵地。

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后,势如破竹,敌军节节败退。盛庆广和战友们奉命追歼逃敌,向苏州进发,夺取了木渎,休整待命。

5月初,国民党军积极劫运上海的金银等重要物资,企图从海上外逃。

第三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制定了“全歼汤恩伯、解放大上海”的作战方案。盛庆广和战友们奉命按照既定路线强行登陆,在吴淞口的潘家桥与敌军交火,全歼守敌,接着又攻占了新镇敌据点,保障进攻月浦主力部队87师侧翼的安全。

在月浦恶战中,主力部队87师伤亡很大。后调整了作战方案,经过数天的苦战,终于攻克了月浦,接着又攻入宝山,长驱直入上海市区。

正当盛庆广和战友们一边打扫战场,一边兴奋地盘算如何欣赏黄浦江的夜景和品赏城隍庙的小吃时,上级来了命令,立即撤至无锡苏州一带休整,准备南下进攻福建。

1949年6月18日,是盛庆广终生难忘的日子,经蔡广余和王明杰介绍,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闽先遣队出色地完成任务后,第29军大部队便迅速向南挺进。

7月初,部队急行军至浙江嘉兴后,改乘火车。其实,火车到了上饶后,艰苦的长途行军才真正开始。

因赣闽地区多崇山峻岭,山道崎岖难行,加上时值盛夏酷暑,天气炎热多变,一会儿骄阳似火,一会儿暴雨倾盆,加上疫病流行、营养不良,很多战士身患疾病。

盛庆广也没幸免,但他一直坚持身负40公斤左右重的装备和粮食翻山越岭,脚上磨起了血泡,也绝不掉队。加上自己是通讯员,有时传达上级命令时,还要迂回多走若干的山路。

经过20多天的长途跋涉,部队终于抵达指定地区,转入临战准备。

福建战役打响后,盛庆广所属部队先后攻下永泰长乐、营前、作坊,国民党残部退至闽南地区。此时,福建战役胜利结束。

当时,我军尚无海军、空军,渡江工具只能依靠征集附近民船。盛庆广被抽调到惠安县沿海进行船工船只动员工作。通过半个多月的艰苦工作,终于征集了近30条大渔船,还动员了70多名船工协助部队参加渡江。

主攻大嶝岛的主力团经过一天一夜的浴血奋战,解放了大嶝岛,扫清了厦门守敌的外围屏障。

10月15日夜,第10兵团陆军指挥官兵们喊出“解放厦门岛、向新中国献礼”的誓言,登上一艘艘战船劈风斩浪,像一支支利箭直指敌岸。

盛庆广所属86师257团被编入第二梯队。因航渡中弄错了方向,未能在预定地点登陆,后接到命令后,不顾敌机轰炸袭击,火速突破防线,在厦门岛北部沿海成功登陆,投入了战斗,与战友们一起解放了厦门。

为英雄的战鹰保驾护航

1951年3月,盛庆广所属86师257团整编为空军第17师49团及地面部队,他成为空军第17师49团1大队的一名机械员。

正当盛庆广沉浸在崭新空军服的喜悦里时,空军第17师奉命出征,乘专列北上,奔赴辽宁安东,进驻大东沟机场,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盛庆广忘记了长途疲劳,到达机场后便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认真对照图纸,熟悉飞机上各种仪表、设备性能,确保飞行员安全架机歼灭敌机。

1952年1月底的一个凌晨,机场上空急促响起了战斗警报,身为首批入朝参战的志愿军空军第28团大队长李汉迅速驾驶歼击机和战友们迎战8架美军战斗轰炸机,打响了朝鲜战场中美空军首次空战,并击落一架美机后成功返航,取得首战大捷,极大地鼓舞了战斗士气。

每当飞行员们执行任务时,盛庆广的心便提到嗓子眼儿,直到飞机安全落地才能放下。

1952年8月初,盛庆广的大队长师臣胜等人驾驶米格-15喷气战斗机,在铁山半岛上空遭到美空军4架F-86战斗轰炸机偷袭,中队长王昆初生牛犊不怕虎,就近向敌机迅猛扑去,敌机当空爆炸;副大队长马致荣也成功击落了1架敌机。

据统计:从1952年3月到1954年5月,空17师49团在抗美援朝战场先后击落美机13架,击伤3架,战绩突出,被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誉为“空中霸王”。

这等荣誉,不仅属于击落敌美机的飞行员,同样也属于地面机械员的盛庆广。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的战士是英雄,活下来的战士,同样也是英雄!

盛庆广非常幸运活了下来,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了三等功。

首次参加立体作战

中国大丰,陈相富盛庆广的故事

1954年初春,朝鲜战场上的战火基本熄灭。5月下旬,根据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17师49团改编为华东军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4师10团,奉命载誉挥师南下休整,为解放台湾及东南沿海的岛屿作战前准备。

盛庆广再次见证、亲历了军种大跨越,他从原空军第17师49团1大队的机械员变为华东海军航空兵第4师10团1大队的机械员,并被任命为排长。

1954年5月,东矶列岛解放后,国民党残部在大陈、一江山、渔山等岛投放大量兵力,加筑防御工事。

1954年8月底,在张爱萍司令员、聂凤智副司令员的统一指挥,我国首次陆、海、空三军立体化联合渡海作战揭开了序幕。

11月1日,“哒哒哒!”3发红色信号弹拖着3条红色光带飞上天空,围攻大陈岛、一江山岛战斗打响。瞬间,马达轰鸣,一架架战鹰飞向蓝天,对一江山岛之敌实施了空前猛烈的地毯式火力轰炸,重创敌人。

隆隆的爆炸声,弹片横飞的尖啸声,划破冰冷的空气源源不断传来,一江山岛沉浸在一片硝烟弥漫的战火中。

紧接着,数百门各式火炮齐鸣,吼声响彻海天,上万发炮弹像复仇的利箭,射向一江山岛。

盛庆广和战友们开足登陆艇和战舰马力,火速将陆军作战官兵送往一江山岛,登岛歼灭残敌。大约3个小时,鲜艳的五星红旗就插上一江山岛某高地。

一江山岛解放后,盛庆广荣获了1枚“解放勋章”,并被调入海军航空兵第4师12团3大队,退驻后方宁波基地休整。

基层供销社的营业员

1955年9月,盛庆广所属华东海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1956年11月,盛庆广经海军东海舰队防空干部部批准转业。

盛庆广转业后,先被安排在大丰县财政局西团税务所做外勤工作,爱人在某企业做临时工。

中国大丰,陈相富盛庆广的故事

也就2年时间,盛庆广对辖区内所有个体工商户和企业的经营范围、规模、用工、效益等情况了如指掌,每年都能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税收任务,并且做到铁面无私,即使过年过节,个别纳税人悄悄送到宿舍里的一些土特产,他都婉言谢绝。如实在退不掉的,他都会折算些钱送去。所以,他在辖区内享有“铁税官”的称号。

1958年11月末,正在上班的盛庆广接到父亲的电话,称母亲双眼突然失明,让他速速回家。

盛庆广和爱人急匆匆地赶回老家,带着母亲到处求医。

眼看母亲的病情一时没有好转,盛庆广就让爱人留在家中,专门照顾母亲。

盛庆广回到单位后一直不在状态,回想起自己10年平淡的革命生涯,虽没有受过伤、立过大功,与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相比,他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但是,他还没有来得及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还没有来得及生儿育女,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母亲却病倒了,生活不能自理,他越想越感愧疚。

为了有更多时间陪伴父母,盛庆广主动申请回到老家工作。

1958年12月,盛庆广从大丰县财政局西团税务所调到原大丰三合农具厂,当了普通的仓库管理员,这一干就是10个年头。1969年7月,他又从三合农具厂调往三合供销社担任日杂门市组长。

1976年7月,盛庆广从三合供销社调往三渣供销社担任日杂门市营业员。

在那特殊的计划经济年代,盛庆广一直坚守入党初心,从未为家人和亲友们谋过一点私,始终坚持一朝入党、终身为党的共产党人本色,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工作。

1984年,盛庆广经盐城市人事局批准,恢复干部身份。1989年10月4日,大丰县委批准他离休,在家安享晚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datafan8@homevips.uu.me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tafan8.com/3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