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借到,有一种苦,叫父辈们的苦

整理书柜,翻出一沓泛黄的信。这是30年前父亲写给我的信,那时候我在桂西北的一座小城上中专。那时村里还没有通电话,跟家里联系,只有通过书信了。父亲的信里,记着生活的点滴。稻谷抽穗了,小狗下小狗崽了,水牛生小牛了,鱼塘放了鱼苗,猪又长了一些,快到100斤了,最近总是下雨,这

 整理书柜,翻出一沓泛黄的信。

今借到,有一种苦,叫父辈们的苦

这是30年前父亲写给我的信,那时候我在桂西北的一座小城上中专。那时村里还没有通电话,跟家里联系,只有通过书信了。

父亲的信里,记着生活的点滴。

稻谷抽穗了,小狗下小狗崽了,水牛生小牛了,鱼塘放了鱼苗,猪又长了一些,快到100斤了,最近总是下雨,这桥估计得做到明年开春……

还有做人的道理。

“勤不富也饱,懒不死也饿。”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

“做人要懂得知恩图报,你们都是亲戚朋友栽培,特别是你们外婆家,舅爷和表哥们不知道帮了我们多少!不要忘了他们。”

文艺的父亲还在信里谈文学,教我写诗词,写对联……

而信里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词是“借钱”,今借钱300,寄予你做生活开支;

今借到200寄给你,注意查收;

今去谁谁家借钱,借不到你且先借同学度过难关,我再想办法;

最近家里事多,开支大,还没有生活费寄给你,你且拿了我的信去郊区找你大表哥先借生活费。他在那里做工,我之前也打过招呼了……

那时候父亲摔伤了腿,在床上躺了半年,家里一下子没了经济来源。伤的腿打了钢板,父亲成了瘸子。瘸了的父亲为了维持家用,还是要外出揽活。

但是,不管父亲怎么努力,家里总还是入不敷出,那时候家里几个孩子读书。

父亲的信,从不同的地方寄出。有时候在大化,有时在拉烈,在南丹,在宜州,在湖南……

父亲有着双重的身份回到村里,他是地道的农民,出了山坳,他是县里小有名气的土木工程师,可以设计楼房,公路,桥梁。

用父亲的话说是扛得起锄头,握得了毛笔和铅笔,可是自从摔伤腿后,父亲再没了往日的风光。

只能等一些旧友请他去帮忙做些技术施工,领些微博的薪酬。

但是父亲会经常有领不到工钱的情况,父亲的无奈和焦虑溢于言表。

每逢开学,只恨猪栏里的猪长得太慢,恨田里的庄稼长得不够快,收成不够好,不能多打点谷子,好卖钱,给我们做学费。

但是纵然再苦,父亲却不忘鼓励我要好好读书,好好做人,学好本领,做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父亲总是让我们放心,父亲会想办法,父亲会有办法!说天无绝人之路!

这些信从我上中专到毕业工作以后两三年,后来村里通了电话。就没有再写信了。这期间,哥哥结婚,姐姐嫁人,大妹南下深圳打工……等等,家里这些大小事情,父亲都尽量安排妥当。

最近电影《隐入尘烟》,大家一直在津津乐道着里面的苦。

今借到,有一种苦,叫父辈们的苦

今借到,有一种苦,叫父辈们的苦

今借到,有一种苦,叫父辈们的苦

我想有一种苦,叫父辈们的苦,电影里的马有铁,有没有让你想起我们的父亲母亲,伯伯,叔叔,舅舅……

那个时代的父辈们,他们的苦,还有世世代代的祖辈们,他们的苦……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苦,只是人有各苦,苦苦不同罢了……

这些苦,零落成泥,隐入了尘烟,揉进了岁月,揉进了我们的血液里,铸成我们民族至高的精神,叫做——

自强不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datafan8@homevips.uu.me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tafan8.com/2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