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末,我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刷手机,无意中刷到了闺蜜发的朋友圈。照片中的她化着精致的妆容,挎着名牌的包包,站在咖啡店门前歪头甜笑。我承认,那个名牌包包的LOGO在阳光下很刺眼,甚至刺痛了我的自尊心。“你那个包包很贵吧。”“哈
一.
周末,我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刷手机,无意中刷到了闺蜜发的朋友圈。照片中的她化着精致的妆容,挎着名牌的包包,站在咖啡店门前歪头甜笑。
我承认,那个名牌包包的LOGO在阳光下很刺眼,甚至刺痛了我的自尊心。
“你那个包包很贵吧。”
“哈哈,其实用花呗买的啦。”
“花呗?”
第一次从闺蜜口中听说花呗,像发现了新大陆。对于实习期工资才1800的我,的确很心动。
开通花呗后,我的购物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每月的还款日到期时,我又陷入了余额不足的痛苦和焦虑。
于是,我把账单又分了3期,但痛苦和焦虑却变成原来的2倍。
花呗就像个“美丽陷阱”,而我越陷越深。为了摆脱阴影,我主动向父母坦白,把剩余的欠款全部结清了。
账单清零的那天,是2017年4月1日,刚好是愚人节。
这一年来,命运好像和我开了一个玩笑,我不仅没存到一分钱,工作和生活还像极了一团乱麻。
二.
前阵子,我听说有个远房亲戚,在网上欠下十几万的债务,每月都在“拆东墙补西墙”,每天都是最后还款日。
被巨额债务缠身的他,每天要接十几个催收电话,说几十遍“没有钱”。

被逼无奈,他找遍了身边所有的亲戚朋友,也只能勉强还清几万块。
现在,他只能每天起早贪黑,打几份工,只为早日上岸。
越来越多年轻人赶上了“提前消费”的快车,我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很容易深受迷惑。
据不完全统计,18-29岁的年轻群体中,有42.1%使用花呗等提前消费产品,实质负债率达到44.5%。
“我不敢考研,不敢辞职,只能一步一步向前,用房租和吃饭以外的每一分钱来偿还透支的每一个明天。”
这是一个身负重债的年轻人自白,既真实又心酸。
我们生活在互联网的营销时代,不少商家会极力鼓吹“及时行乐=提前消费”的观念,甚至将消费和年轻人的品味、身份等等捆绑在一起。
很多年轻人为了彰显自己,盲目用明天的钱买下今天的快乐,结果“花钱一时爽,还债火葬场。”
当我们的欲望远大于能力,支出远大于收入,提前消费就像一只魔爪,让我们逐步坠入黑暗深渊。
三.
实习一年的花呗贷款经历,成为我一生不想再触碰的紧箍咒。
工作几年后,我的金钱和消费观念慢慢发生改变,在此分享一些理财小妙招给大家。

1.要理性消费,别盲目跟风。
网络购物时,合理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坚决只买必需品,别被优惠迷惑。
之前就有朋友说,有时候商家推出了一系列优惠券和满减折扣,当你觉得优惠很心动时,就很容易冲动买一堆无用品了。
像花呗、借呗这些提前消费平台,大家也要慎重使用,做到每月及时还款,不然你的欲望会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
如果做不到理性使用,就干脆关闭这些平台,只花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钱。
2.列收支记录,有存钱计划。
现在,我更偏向用记账APP督促自己,比如每个月的收入多少,生活开支多少,都习惯在月底汇总记录。
每月的账目复盘中,我会分析不合理的消费有哪些,下个月继续改进。
建议每个月给自己定个存钱目标,可以把每个月的到账收入,先转目标存钱额到固定银行卡,或做其他的理财投资,剩下部分就作为日常消费的预算。
这样一来,虽限制了自己的消费力,但也养成了每月存钱的好习惯。
3.设阶段奖励,给自己甜头。
除了给自己设置月存钱目标,还可以设置季度或年存钱目标,每达到一个阶段性目标,可以适度地奖励自己。
人在得到喜欢的奖励后,会分泌更多兴奋的多巴胺,激励其更卖力地完成目标。
比如攒到1万,可以和朋友去吃一顿大餐;比如攒到5万,可以和家人去一次旅游。
总之,理财小妙招多种多样,找到适合自己的并坚持就行了。
我已经关掉花呗很久了,再没有收到“明天是您的花呗还款日”的还款提醒,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别活在消费主义的虚假泡沫,别把花呗当作付款的首选项,理性消费,努力攒钱,远离债务,就从现在开始!
作者:念君,90后自由撰稿人,专注分享成长/思维/运营干货,期待和你一起做朋友。
作者:念君,90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tafan8.com/1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