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4月21日,《申报》头版刊登了世界书局创办读书储蓄部的广告,其中有一份详细的创办说明:世界书局创办读书储蓄部缘起不论你是有守有为的青年,或是老成持重的长者,一朝事到临头,总不能无求于人,尤其是重心集注于一身的家长。在人生过程中,免不了育幼养老等事。倘无相当的预备,自非求人帮助不可。但是“别人求我三春雨,我求别人六月霜”。冷酷而险恶的世道人心,便会乘此时
1928年4月21日,《申报》头版刊登了世界书局创办读书储蓄部的广告,其中有一份详细的创办说明:
不论你是有守有为的青年,或是老成持重的长者,一朝事到临头,总不能无求于人,尤其是重心集注于一身的家长。在人生过程中,免不了育幼养老等事。倘无相当的预备,自非求人帮助不可。但是“别人求我三春雨,我求别人六月霜”。冷酷而险恶的世道人心,便会乘此时机,和你刁难。先逼你证实这两句至理名言,然后步步追紧,使你流离颠沛,使你艰苦备尝,书空咄咄,徒唤奈何。人生幸福,到这时候,便剥夺殆尽。这种普遍深刻的境况,要谋救济,只有服膺“求人不如求己”一语,才得解除痛苦,才能战胜冷酷而险恶的世道人心。
“求己”诚然是最简捷的解除痛苦之良法,要实践求己,自非及早有充裕的准备不可。但是,世运递进,万事不能墨守旧法,做一个人,除需要经济外,更需要学识。浅言之,就是——人人都应有书读,人人都应有储蓄——这才是服膺求己的信徒,求己的实践者。
我们抱服务社会的决心,本宣扬文化的志愿,眼见得一般人有这样急迫的需要,遂本办理普通储蓄多年的经验和心得,来创行这个读书储蓄。唯一目的,是在适应“都有书读,都应储蓄”的需要。一切手续,都较其他储蓄机关进步,另有各项约章规定,这里可无需详述。最重要的赠言,便是一切表同情于储蓄的,要立即实行,勿苟安自误。
读书储蓄,在办理之初,特别储蓄类之储款总额,暂以十万元为度。扩展之期,且俟再图。尚请 鉴谅。[1]
这则《缘起》,标志着沈知方的出版生涯进入到了新的阶段。
世界书局的读书储蓄开业广告
此前世界书局的多元经营,与当时大多数书局一样,是进行文具售卖,或出版日历、挂饰等文创产品。设立读书储蓄部之后,世界书局的资本触角开始进入金融、地产等行业,沈知方也成为现代出版人中少有的真正跨界之人。1927年的世界书局,拥有资本66万元。对一个成立十年,改制七年的书局来说,固定资本六七十万元,已经不算少。但相较于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来说,资本额只有他们几分之一,对于一直以赶超两位前东家为目标的沈知方来说,这点资本就有点太少了。仅靠“新主义教科书”这种内容优势是不够的,必须有更大的资本作为支撑。
设立读书储蓄部,是沈知方扩大资本的大胆尝试。沈知方深知,无论出版还是储蓄,任何一种产品想获得市场,都必须真正解决顾客核心问题,也就是所谓的“痛点”。世界书局读书储蓄部的广告,也针对这一点进行。
一是强调求人不如求己的保险价值,“完事能先安排 将来可免烦恼 若待临渴掘井 必致措手不及”,“男婚女嫁之费用,无须临时张罗,其乐如何!” ,第二,强调急剧变化的社会中知识的重要性,“做一个人,除需要经济外,更需要学识”。如何有学识?读书;书在哪里?世界书局。通过一番逻辑推演,沈知方设计了一箭双雕的计划,既获得读者的储蓄,又卖世界书局的书。
世界书局读书储蓄的日常广告
世界书局读书储蓄部的储蓄产品,分为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种,具体如下:
活期储蓄
无论何日,可存可取,初次来存,至少五元,满洋一百元,期足三十六天者,可得利息七角,又实洋书券二角,可购本局及各家出版之书。
定期储蓄
整存零取(期限)最少一年 最多六年 只存一次 陆续支取 作子女小学费用最宜
一次存洋一百元,分每一个月,每三个月,每半年,或每一年支取本息,均按次加赠实洋书券,最低之一年利息,统扯有一分三厘八毫,期长者,利息愈厚。
按月支息(期限)最少一年 最多十年 原本不动 逐月支息 作一切经常费用最宜
一次存款洋一百元,月月支息,每月加赠实洋书券二角,最低之一年期利息,统扯有一分三厘八毫,期长者,利息愈厚。
零存整取(期限)最少一年 最多十年 可多可少 积散成整 作子女中学费用最宜
每月存洋五元(分十级,最多每月存五十元为限)隔月赠送实洋书券二角,最低之一年期利息,统扯有一分一厘二毫,二年期者,一分四厘五毫,期长者,利息愈厚。
整存整取(期限)最少一年 最多十年 存支均便 作子女婚嫁费最宜
一次存洋一百元,年赠实洋书券三元,最低之一年期利息,统扯有一分五厘,期长者,利息愈厚。
对本对利(期限)一律七年 创基立业 退职颐养 及大宗用款最宜
存洋一百元,满七足年,可取本息洋二百元,又实洋书券二十一元,利息统扯有壹分七厘九毫。
这些产品分类,涵盖了大众群体的日常所需。为了与大型商业银行错位竞争,读书储蓄部主打四个第一:“方法完善第一 手续简便第一 利息优厚第一 种类完备第一”。同时沈知方把购书赠奖的销售套路,也搬到了读书储蓄上,推出“百宝箱”吸引储户。根据不同的储蓄种类和存款额度,推出“儿童爱物游戏百宝箱”“文房四宝案头百宝箱”“家庭保安生活百宝箱”“男女适用化妆百宝箱”“旅行必携便用百宝箱”等五种作为赠礼。
1929年西湖博览会场景
1929年6月6日,民国时期最大的博览会杭州西湖博览会举办,沈知方立即在杭州添设临时办事处:
本部在西湖博览会期间,创设临时办事处于杭州三元坊世界书局分局内,以便游侣随时支款,既省汇费,可免携现风险,又有优厚利息及书券可得。章程请索阅。
上海存,杭州取,免汇费,有利息。
随时支款,代定房间,代购车票,概不收费。
地点,总部,上海四马路世界书局内,杭州临时办事处,杭州三元坊世界书局内[2]
临时办事处的业务,服务至上,用心备至。多方推广之下,世界书局读书储蓄部效果颇佳。当时的报纸上,疯传着“该局自上年增设读书储蓄部后,以利率丰优故,一般人莫不趋之若鹜,致创设一年以来,竟吸收储款达三四十万,亦云巨矣”的小道消息。
运用读书储蓄部吸引来的存款,沈知方开始购置地产,作为世界书局的再生资本。设立读书储蓄部半年之后,1928年11月13日,《申报》刊登了世界书局购入地产的新闻,“由总经理努力设法,业已托某洋行向外国地主,购入四马路地基二亩余,价值二十五万两”,此处地产颇为名贵,因“近年以来,四马路市面日益繁盛,而昼锦里以东望平街以西之一段,尤属中心。缘该处将来两面马路放阔,其发展必不亚于南京路”。“此次世界书局购入者,即自该局原有门面起,至大东书局苏瑞生之门面为止,包括怀远里全部房屋在内,地段方整,房租收入,每月有二千余两”[3],作为读书储蓄的利息。有了这批地产,沈知方也得以扩充世界书局的店面。
世界书局“经济学丛书”之一
读书储蓄部的设立,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沈知方的资金问题。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手头宽裕之后的沈知方,出版业务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27年1月到1928年6月,为世界书局第七届会计年度,这十八个月之中,世界书局营业额是128万元,月均7.11万元。读书储蓄部设立之后,1928年7月到1929年6月底,这十二个月的时间,世界书局的营业额度达到了286万元,月均23.83万元。一年之间,月均营业额度暴增了3.35倍。图书品种也大幅增加,1927年世界书局出版新书127种,1928年新书品类增加为201种,到1929年,出版的新书达到了326种。这其中,就有世界书局的标志性出版物——“ABC丛书”,以及“经济学丛书”“文化科学丛书”“农村社会学丛书”等一系列的学术著作。
(原文见《中国出版家·沈知方》,人民出版社2022年8月版,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文献:
[1] 《世界书局创办读书储蓄部缘起》,《申报》,1928年4月21日。
[2]《读书储蓄部添设驻杭临时办事处》,《申报》,1929年5月25日。
[3]《世界书局购入名贵地产》,《申报》,1928年11月13日。
系列文章推荐
粹芬阁:藏书家沈知方(一)
粹芬阁:藏书家沈知方(二)
沈知方的身后余音
责任编辑:彭颖
作
者
简
介
王鹏飞,博士、教授。现供职于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英国牛津国际出版研究中心博士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现代文学期刊、出版文化和新媒体研究。主要论著有《孤岛文学期刊研究》《海派文学》(合著)等,编选《出版学》《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之萧红卷、师陀卷、萧军骆宾基卷等。兼任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编辑出版研究委员会秘书长、高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
出版六家
出版人的小家
出版六家公众号的所有内容,均为原创
未经许可,请勿使用
欢迎合作、转载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tafan8.com/10105.html